大家好,今天乐乐子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上学歌改编版炸学校,上学歌改编炸学校歌曲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来源:公众号冇知(id:maology666)
当代的校园民谣
是一个非常大的退步
众所周知
校园其实不仅仅是大学校园
小学初中的校园生活
也是每个人难忘的回忆
“睡在我上铺的女孩”
那是青春期情窦初开以后的事情
“同桌的你” 其实根本上
是离开校园以后的往事重现
更小的学生们不在乎这些
他们有更为野蛮原始的精神食粮
而到了现在
新晋的民谣作品更是绕不开“情爱”二字
小学生都化身成了多情浪子
似乎忘了内心与全世界为敌的冲动
要知道当年的校园民谣
硬核程度远超你想象
倒也不对
你当年应该也是校园民谣的参与者
一曲“我去炸学校,老师不知道”
才是传唱度最高的名曲
每个小朋友
都在上学路上蹦蹦跳跳地哼唱过:
“我去炸学校,老师不知道“
这首歌的完整歌词有很多个版本
比较广为流传的可能是如下这个:
/经典不容错过/
其中前面三句一般是固定的
但是最后一句几种不同的表述方法
但是说一千道一万
就是炸了,不用上学了
比如:
“你拿枪,我拿炮
轰的一声学校不见了”
或者:
"一拉弦,我就跑
炸得校长还剩三根毛"
甚至有的地区
编出了完整的后续:
“老师炸死了,同学炸飞了
啦啦啦,啦啦啦
再也不用去上学校了”
只要你不是被关在什么与世隔绝的山旮旯里并且你所在的地区说中文这首歌一定陪伴你度过了你童年的一段时间
类似的口水童谣还有很多
比如广东地区小朋友们会唱的《帝女花》
(当然不是原版):
“落街冇钱买面包,借钱怕比老婆闹
帝女花满面暗疮,驸马原来系色狼”
/你在唱什么呢?/
还有经典的广东广告歌曲改版:
“喉咙痛,去厕所排长龙。”
/原版大概是这样
广东90后一代的小朋友们都会唱/
别的地区的小朋友
也有他们的高光时刻
对比起广东地区劲歌金曲
中原乃至北方地区的小朋友
则是天然的rapper
/四是四十是十四是十四是十四是十四/
对普通话的极高要求
使得完整地rap这么一曲
绝对是中原地区小朋友们专属的荣耀
根植在骨子里的love u0026amp; peace
让他们从小就能用嘻哈记录自己的生活
还有下面这首大逆不道但十分押韵的:
你妈的头像皮球
/天真!/
小朋友的学习能力不可谓不强
虽然还在拍皮球的名字
骂人必带妈的本事
倒是像模像样地学了十成十
除此之外
还有这么一首
充满了抗争精神的屎尿屁之歌
也是在中部地区广为流传:
流行歌曲也是校园民谣的一个重要来源
在世纪初火爆的流行歌曲《新鸳鸯蝴蝶梦》
也难逃成为小朋友们改变素材的命运
/是不是唱出来了/
而有的校园民谣会在传播的过程中
在不同的地方分化相当多的版本
甚至互相串联
这些版本之间的差异
不是在语言表达的层面上
而是故事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分支
比较有代表性的“意大利的屁”
是每个小朋友不能错过的经典
我听说过的版本大概是下面这个:
“你妈的屁,震天地
一不小心,就跑了出去
经过了比利时来到了意大利
意大利的国王正在看戏
他闻到这股屁,他感觉很生气
请了三个科学家来研究这股屁
科学家说:这股屁,是腹中之气
一不小心,就跑了出去
还散发着,芬芳馥郁的香气”
意大利的国王可能自己都不知道
他在几千公里外的中国
跟屁有了不可分割的关系
/???/
这首简单的意大利的屁
分化出了好几个版本
从“闻到这个屁“之后
就出现了两种分化
比如说“闻到这个屁,他非常满意
给他两百块钱叫他再放一个屁”
或者“闻到这个屁
他很不满意/感觉很生气”
于是就请来了科学家
还有这么一个神秘版本
“闻了这个屁
很满意,全国都要来放屁
哪个放得响,就当校长
哪个放的臭,就当教授”
现在看来也是对现实的真实写照
小朋友的思想不可谓不有前瞻性
甚至这些儿童rap之间还会相互交融
例如有这么一首:
“星期天的早晨雾茫茫
捡垃圾的老头排成行
哨子一吹,冲向垃圾堆
破鞋子破袜子满天飞
老头一高兴,买了望远镜
东瞧瞧西瞧瞧瞧到意大利
意大利的女王正在看戏
意大利的国王正在放屁…”
以上这首其实是意大利的屁
和另外一首顺口溜的结合:
“星期天的早晨雾茫茫
捡垃圾的老头排成行
驾着重机枪,冲进女澡堂
脱衣服扒裤子耍流氓”
先不论捡垃圾的老头排成行
这个充满了视觉冲击力的魔幻现实主义画面
星期天的早晨
对于小孩子的的确确是与众不同
/单论第一句
不少人脑内第一时间浮现的合该是这样
非常马格南的画面/
前有
“捡破烂的老头排成行
警察一指挥,冲向垃圾堆
臭鞋子破袜子捡了一大堆”
后有
“我和xx去抢银行
x抢金,我抢银
不知谁报了妖妖灵
我从后门逃跑了,他从前门被逮了
我在家里吃馒头,他在牢里挨拳头”
甚至有
“xx出去耍流氓
男的见了叫哥们
女的见了往家扛
门一插,灯一拉
三角裤头往下扒”
甚至有人给这个系列
起了个名字“晨雾歌”
有人专门为此
做了详细的研(bai)究(che):
/真的是一本正经的研究/
总之在一次一次的重复里
一代一代的青少年
宣泄了他们本能的破坏欲
篇幅有限
其实这些顺口溜的都能有千百个版本
看到这里可能不少人会提出这么一个疑问:
为什么这些顺口溜能跨越地域的天堑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归根结底
问题还是出在一个顺字上
这些顺口溜大多押韵,简单易记
这种流畅性奠定了广泛传播的基础
同时这些内容的传播途径多为口口相传
甚至他们本身就源自于
儿童独有的歪曲记忆
小孩子会把他们难以理解的词语说成声音相近的他们能接触到的词语
/大概是这种?/
儿童能理解的概念不多顶多也就是死亡,交换,进食,排泄等等
再加上他们日常生活的基本场景
由于我国各地教育模式的高度统一
儿童的日常生活有了极大的共性
所以如此产生的歌谣
能够引起大部分孩子的共鸣
从而进行广泛的传播
同时有人对此提出了一个附加观点
自上个世纪以来
农村人口通过各种途径往城市流动
使得大批“返乡儿童”出现
这批儿童往往在假期需要回到故乡
这也为歌谣的长距离传布提供了重要途径
也有人提出
童谣自古以来便与政治挂钩
其中多包含转述者的政治隐喻
举个例子
《元史·五行志》中就有记载:
一阵黄风一阵沙,千里万里无人家
回头学消不堪看,三眼和尚弄瞎马
这几句其实说的是元末的乱世
马指代蒙元
而三眼和尚指的是朱元璋
/又cue我?/
但在我们看来
政治隐喻这一解释
在当今流传的歌谣中并不适用
当今流传的歌谣
更多还是出于儿童本身的经历
毕竟大部分人的童年
不只有同桌的你
还有少年的你
多愁善感的同桌姑娘
固然是美好回忆
但打小报告
欺软怕硬,嘲弄,霸凌
校园暴力从来就没有消失过
繁重的学业,复杂的人际关系校园成了小孩子初入社会的第一个修罗场
小孩子再天真,也需要宣泄
童谣就成了极好的宣泄载体
压力在爹妈与屎尿屁齐飞中得到了释放
而且提到小孩子
就不得不说到逆反心理
十八禁的东西总是对十八岁以下的人最具诱惑力
大人千叮万嘱不能说的脏话
那些肮脏的,情色的
在大人口中被认定为不堪的东西
对儿童来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这些童谣在大人看来低俗至极
小孩子看来,那就是妙语连珠
在班里不断推陈出新的那个
恰恰经常是一大堆小孩崇拜的社会人
/社会小学生,人狠话不多/
真要说来,根据民谣的定义
——民间流传的歌谣
这些童谣始于校园,穿于民间
这恰恰才是真正的校园民谣
最后送上以下这么一首天南地北
广为流传的校园民谣:
这才是传唱这些校园民谣的小朋友的心声
当个古惑仔不牛逼吗?
除了上面这些
你还听过哪些校园民谣呢?
快来留言区一起和文字君回忆童年吧~
“反香菜联盟”算什么,这些奇葩社团你见过吗?
中国式打码—那个到底是nei个?
分手就分手,别再到处和别人说丧偶了好吗!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