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乐乐子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读书有感二则,读书有感300字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读《所罗门王的指环》
1
小猫轻巧地跳上你的书桌依偎着你的胳膊沉沉睡去的可爱样子,喂养多年的鱼儿一等你走进鱼缸它们就扬起头吹起泡泡时,自由散漫的乌龟习惯了你的脚步不再害怕缩头而是左顾右盼的时候,叫不出名的小鸟偶尔飞过你家阳台驻足歌唱的刹那,朋友,你的心是否会瞬间变得柔软,你是否正在领略着世界的美好而无比喜悦呢?
那么让我们打开奥地利著名动物学家洛伦茨最为经典、传世最广的科普读物《所罗门王的指环》 ,让他带你走入鸟兽虫鱼的趣味世界,去美丽的多瑙河畔看灰雁和野鸭在湖中嬉戏,去听黄鹂在枝头歌唱。宠物在家中乱跑,凤头鹦鹉像个多嘴的婆姨整日聒噪,一个人可以在鱼缸前静坐几个小时,你去体会盯着它看,那种像是盯着熊熊火焰或激荡流水的独特快乐,求爱中的斗鱼激情如火,小猴在滑稽表演,打斗中的狼怎样知道禁忌而不会咬断同伴的脖子,无论秋天还是温和的冬日, 寒鸦都会唱着春天的歌,绕着尖尖的屋顶飞翔……
任何艺术化的表现手法都不足以体现这份真实与感动。
捧起这本书的时候,我想你会把自己看作自然的一部分,会与动物成为亲人、朋友。
2
从来没有哪个国王,
能够像所罗门那样,
他可以和蝴蝶说话,
就像两人在拉家常。(鲁德亚德.吉卜林)
被一本书吸引,也许是机缘巧合,也许是刻意寻找,而让你充满兴致读完它的,要么是思想上给你引领和启迪,要么就是文字优美或是书中的一些情节和描述正契合了你的境遇,你的经历,你的感受,你不能说出来的,写出来的,作者写出来了,而且那么妙趣横生,精彩纷呈。你整个的思维,神经、毛孔都活跃起来,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已经让你感动和感恩不已,而找到共鸣,情感交融互通,那真可以说得上是享受了。思想的精深和宽博充盈了你的身心,那文字的美和趣味则为你也插上了想像的翅膀。
杨绛有一段话是关于创作想象力的,她说:“创作的一个重要的成分是想象 ,经验好比黑暗点上的火,想象是这个火所发的光,没有火就没有光,但光照所及 ,远远超过火点的大小。”
“万物相形以生,众生互惠而成。”
读《所罗门王的指环》,你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相形以生,互惠而成的和谐和美好。文字的优美,叙述的趣味,在你丰富科普知识的同时,你尽管去体会这本书的魅力带给你精神上的极大享受。
我的快乐从《所罗门王的指环》开始,快乐在他的“快乐从鱼缸开始”而得到一直延续,读他的文字,流连其中,儿子们忙前忙后经营他们鱼缸,来回于河畔池塘的身影像小鱼一样穿梭于眼前,有种庄周的蝴蝶是我我是庄周的恍惚。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不自觉走到儿子的大鱼缸小鱼缸前,看大鱼鳄雀鳝在骄傲地摆动着尾巴,黑鱼安静地匍匐在缸底的沙石上,阳台的小海鱼在雨中缓慢地游动,大部分都在看不见的海螺和贝壳之间隐藏,休息,触碰一下清澈的水面,小鱼会被惊动而窜出来,一种喜悦之情充盈心间,久久流动,起伏……
“一个人可以在鱼缸前坐上几个小时,盯着它,就像盯着熊熊的火焰和激荡的流水,在一种全然的虚无状态中,一个人会快乐地把各种思考丢在脑后。”儿子晚上打着手电坐在鱼缸前一动不动的样子,是否就是在虚无的快乐中呢,他眼里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我很好奇。
“在我家阳台的鱼缸里,总会有几只蜻蜓幼虫在发育,他们长得慢,需要一年时间,然后在夏季的某一天,伟大的时刻到来了:幼虫沿着植物的茎杆缓慢地爬出水面。就像所有需要蜕皮的动物一样,它会长时间趴在那里,然后背部的外皮突然裂开,一只完美的昆虫缓慢从壳里爬出。要再过几个小时,翅膀才会完全坚硬,这之前会经历一个奇妙的过程:它释放很大的压力排出一种速凝液进入翅脉细小的脉络中。当它的翅膀完全舒展开,你就可以敞开窗户,祝福鱼缸种中这位客人一路好运,祝它在昆虫生涯中一帆风顺。”
在不知不觉过去的日子里,在我根本注意不到的时候,有几只蜻蜓飞出了我家阳台,飞向了池塘,飞上荷花,飞向自由……而这一切都在自然而然地发生发展变化。
玫瑰之心的暗红
无星天空的蓝光
眼眸背后的金黄
黯淡的紫色,朦胧的绿,黑暗与光明之间,无尽的色彩。
筑巢的雄斗鱼绽放最夺目的光彩,闪电般追逐着发抖的雌鱼,它们开启了快乐之旅,曼妙而美丽,我们也继续我们的读书之旅,不负好时光。(读书笔记)
(二)读《明朝那些事儿》
知行合一的前提是内心没有矛盾
读颇受欢迎的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最吸引人我的人物是王明阳。他被誉为伟大的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和政治家,而且在每个领域都达到了顶峰。读他的故事,你会发现,这个人心中好像没有什么牵绊他的力量。更准确地说法是,他37岁顿悟“天理即人欲”,后便立即达到了孔子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孔子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时已经70岁,我想王明阳应该并不喜欢孔子这个说法,因为这个说法还是先设置了一个似乎凌驾于一切之上的规矩。对于王明阳而言,没什么规矩,但他做的一切,一样是对社会有益无害的。
王明阳这种境界,可以说是心的自由,即对他而言,没有什么东西羁绊着他的心,在任何情景中,他都能在第一时间找到最佳对应之道,并立即实施。因为这种特质,他一生征战无数,从未有败绩,他在政治上也遭遇种种风险,但与他作对的政敌,不管地位高出他多少都败下阵来。同时,更难得的是王阳明所做的事情都是善行。
对此,《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说:“王先生虽然是哲学家,但某些方面却很像湘西匪徒,放下枪就是良民,拿起枪就是悍匪……”
假若我们最终能发现可以站在任何位置,可以处高也可以就低,那么即使处在低位也可以很自由自,破掉自己心中的种种障碍,而获得充分的自由 这时就可以做到知行合一了。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