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团团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中国石油管道学院,中国石油管道学院pg电子平台网站官网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近日,国家管网集团东部原油储运公司给西南石油大学发来感谢信,对李长俊教授团队为我国“十四五”首条千万吨级输油管道——日照-濮阳-洛阳原油管道(以下简称日濮洛管道)的成功投产做出重要贡献表示感谢。这封感谢信于去年12月就拟好,日濮洛管道安全成功运行一年方得发出。
2021年11月6日,日濮洛管道开始由东向西输送原油。投产期间,李长俊教授率团队成员全程参与,24小时同前线人员奋战在一起,实时监控投产数据并给予技术指导,到11月18日,管道一次性投产成功。
李长俊教授是我国著名油气储运专家,西南石油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油气储运工程带头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三十五年来,始终与油气管道“打交道”,扎根教学科研工作一线,致力于解决油气管道运行中存在的“卡脖子问题”,打造了油气管网的“西南名片”。
20世纪90年代,正处于我国油气储运工程飞速发展的时期。李长俊敏锐地捕捉到,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油气资源战略的实施,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将大有可为。在油气储运工程问题中管网仿真模拟技术至关重要。
而此时,管网仿真相关的软件正被美国、欧洲等国家所垄断,如何实现技术突围?李长俊利用晚上的时间查阅资料、学习编程,不断探索管网仿真模拟技术。熬夜通宵成了他的家常便饭,饿了就啃几口自己带的面包,困了就在办公室睡一会。
正是靠着这股钻研劲,李长俊不断拓展油气管道多相流仿真软件内核,升级算法,优化界面,使得软件在国内20多个主力油气田和设计院等单位得到成功应用,为仿真软件打破国外垄断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除了油气管网系统,油气矿场集输也是李长俊带领团队攻坚的“主战场”。在我国最高压力凝析气田、四川盆地几乎所有的高含硫气田、我国首条工业化co2管道的设计和运行中,都能看到李长俊科研团队的身影。
在一次又一次的救急抢险克难中,一系列的硬核技术保障了我国油气管道输送战略通道的安全、高效运行,为企业累计产生的经济效益超过60亿元,成功打造了油气管网技术的“西南名片”。
如今,西南石油大学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已发展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学校也成为我国仅有的三个拥有油气储运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的高校之一。而在2004年以前,学校的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连省级重点学科也不是。专业的“逆袭”要从2004年李长俊担任油气储运工程研究所所长说起。
2004年,李长俊带领研究所老师成功申报四川省重点学科,四年后,又申报了国家级重点学科。省上和国家的经费投入多了起来,学校建起高水平的实验室,师生的科研能力逐步提升。
为了鼓励带动其他老师多做科研、多申报课题,李长俊总是走在前面。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国家级项目10余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各类横向项目200余项;获多项省部级一等奖、二等奖;出版教材、专著多部,发表论文280余篇。西南石油大学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在国内乃至国际的话语权越来越重。
在李长俊35年的职业生涯中,有太多的光环和荣誉,但他最重视的还是教书育人,人才培养在他心中始终是头等大事。
长期以来,李长俊坚持为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主讲各类课程9门。紧跟国家天然气开发的重大战略需求,他带头制定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主编的国家面向21世纪、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专著被全国其他院校和石油单位广泛采用。
李长俊上课从不照本宣科,每次课前,他都会结合最新的学术动态和科研成果把早已烂熟于心的ppt改了又改。“培养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比仅仅传授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李长俊喜欢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时会故意留一些难题让学生们去查询资料,主动思考。
一直以来,李长俊都积极培养青年教师,关注青年教师独立科研能力的提升和快速成长。在他的细心指导下,团队青年教师贾文龙和吴瑕均在入职的第二年首次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即获得成功。
谈到未来,李长俊希望年轻人能继续发奋努力,把西南石油大学油气储运工程的特色和优势一代代传承下去,石大人也将不负他的期望,继续秉承“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为建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一流能源大学而不懈奋斗!
本文素材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西南石油大学pg电子平台网站官网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